导航菜单

定婚与订婚的区别(定婚)

导读 大家好,小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定婚与订婚的区别,定婚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订婚就是婚约订婚,又称婚约...
2022-08-28 18:56:05

大家好,小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定婚与订婚的区别,定婚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订婚就是婚约订婚,又称婚约, 依照我国民间习俗,通常结婚前先有订婚之仪式: 订立婚书、交换礼物、或立媒妁人等。

2、但依照我国现行法律,订婚并不是结婚前必备之程序,不经订婚之婚姻,不失其婚姻之效力。

3、  婚约的特性订婚在法律上是属於一种契约行为, 这是一种身分契约。

4、此身分契约具有几点特性:  1,婚约的订立不得代理,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;亦即,婚约必须男女双方彼此合意才可成立。

5、  2,具有法定的订婚能力者, 才能从事订婚行为。

6、目前法律上对於订婚 能力的界定是以年龄为标准:男满十七岁,女满十五岁即具订婚能力。

7、若违反此规定而订立婚约者, 此婚约并非无效,只是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得向法院请求撤销。

8、因为,不满二十岁之未成年人,其婚约须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。

9、  3,婚约不得强制执行。

10、婚约固然应该遵守,但也应遵照男女双方当事者的意愿。

11、若有一方不能够履行时,不能强制执行。

12、  婚约的违反在法律上,巳经订定了婚约, 但是单方面未经对方同意而不愿去履行契约,即构成「婚约违反」,其后果是必须负损害赔偿责任。

13、  损害赔偿责任分成下列两种:  1,财产上的损害赔偿。

14、亦即可以请求金钱损害赔偿。

15、  2,精神上的损害赔偿。

16、如慰间金, 其金额的衡量是依双方当事人的社会地位、经济能力、教育程度、以及所遭遇的痛苦情况而定。

17、  婚约的解除婚约解除不同於失约违反。

18、婚约违反是单方面违反, 而婚约解除则可分为单方解除与双方解除两种。

19、  1,双方解除:是双方同意解除婚约,有无要求损害赔偿,互相言明后就泾渭分明。

20、  2,单方解除:则必须根据法律所特别规定的原因,如对方与别人订婚、或者再与别人结婚,即可单方解除婚约。

21、另外,是某方受到「禁治产宣告」,即个人心神丧失、或精神耗弱、或与别人通奸发生性关系,此情况则可让另一方考虑进行单方解除。

22、合法的单方解除婚约就不算违反婚约, 无须负法律损害赔偿责任。

23、  订婚礼俗记要 订婚又称“文定”,昔称“纳吉”及“纳徵”,订婚虽然不像结婚般繁复,但传统习俗仍非常重视,男女双方均需准备若干礼品,其过程如下:  ·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,而后与媒人同乘一车前往女方家迎娶。

24、下了车,进了门,红包可跑不掉哦!  (一)贡礼官:俗称“押箱先生”,专门负责送礼行聘事宜。

25、贡礼官必须控制人数(凑成双数)、车辆(六辆或十二辆)、聘金(双数且用红纸包装妥当)、六件礼。

26、  (二)家祭:出发前往女方家纳采之前,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仪式,这时将纳采所用之“盒仔饼”或大饼,上香祭告列祖列宋,将前往某处女方家下聘,请示列祖列宗保佑这段姻椽美满幸福。

27、  (三)出发:行完家祭后,贡礼官负责将所有聘礼搬上车,新郎与媒人同乘一事,前往女家。

28、  (四)红包:出发前贡礼宫除了打理人数、车数、聘礼外,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备红包。

29、如:前来开新郎车门的舅爹、“压桌”、六名随去的亲人都需备有新娘见面礼、捧洗脸水的女方新友、媒婆礼。

30、  · 订下终身后如何下聘  “吃米香,嫁好婿”,六礼中要有米香饼。

31、  ·为什么要准备四色糖呢?  是象征新人甜甜蜜蜜,白头到老的意思。

32、  聘礼不仅代表男方报答女方家长的心意,感谢女方家含辛茹苦抚养即将过门的新嫁娘,同时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。

33、所以大多数都愿意添置得风风光光、体体面面,而且每件聘礼也都包含了讨吉利、增圆满的象征意义。

34、  聘礼通常分简单的六件礼或讲究的十二件礼,聘礼的多寡依照个人的预算安排,同时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长请教,询问女方意见,做个两全其美的排场。

35、  ·男婚女嫁正式登场  霹哩叭啦!鞭炮声响起,男方迎娶的人到啦!当天要进行祭祖、奉茶,直到戴上牵手到白头的戒指后才算礼成。

36、  ·大礼过后,女方如何回礼?  中国人一向讲究“礼尚往来”,在男方过大礼后,女方自然也要备回礼,可不能让男方空手而归啊。

37、  汉族--婚俗 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,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,有的还指腹为婚,即孩子还未出生,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。

38、  同姓不婚: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,始于西周初期,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。

39、春秋时,人们同姓婚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,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。

40、战国后,以氏为姓,汉代以后,姓氏不分,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。

41、至唐代,对同姓婚又循古制,予以禁止。

42、宋、元一宗唐律,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。

43、明、清时地域更大,人口众多,早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,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。

44、故《明律例》与《清律例》均分同姓、同宗为二,中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,实际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结婚。

45、清末册律,将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,只禁止同宗结婚。

46、 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。

47、订婚时,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“订礼”,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,叫“陪嫁”。

48、  举行婚礼那天,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,到女家去"迎亲",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。

49、新娘被迎进男家后,要参拜天地和父母。

50、礼毕,新婚夫妻入洞房。

51、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。

52、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、听壁脚的习惯。

53、  查日子:汉族婚姻风俗。

54、又称报日子。

55、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。

56、农村议婚订婚的一个步骤。

57、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,禀告父母,托媒沟通,男方给女方送彩礼,然后定婚期。

58、  旧时多先请算命先生排“八字”,如命相相合才进行。

59、有些地方双方家长相会为子女订婚。

60、如全州县一带,双方意见一致后,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给女方,约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长和舅舅到男家相会,男方设宴款待。

61、小伙子执壶斟酒,先敬女方舅舅后敬自家舅舅,然后先客后主依序敬酒。

62、双方商定婚期,订婚告成。

63、尔后男女送女方重礼、聘金,女方准备嫁妆,男方准备家具,依期举行婚礼。

64、如女方催婚,便做一对糯米粑(俗称“团圆粑”)送到男家,男方心领神会,盛情款待并请左邻右舍陪客。

65、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议将婚期提前。

66、  贺郎歌:汉族婚姻风俗,流行于桂东北兴安县一带。

67、拜堂、晚宴后,亲友簇拥新郎于正厅,唱贺郎歌。

68、即兴现编贺词,也有戏谑、诙谐之词。

69、亲友唱一首,新郎饮一杯酒。

70、唱到半夜,送新郎入洞房。

71、女歌手闭门以待,男女对唱《开门歌》,尽兴方开门。

72、进门后唱歌闹房,由“恭贺新郎酒一杯”唱到“十杯”,新郎依次由1饮到10杯(酒力不胜者可由男歌手代饮)。

73、然后唱《交欢酒》,新人双双同饮一杯。

74、最后歌手扣门唱《扣门歌》以结束婚礼。

75、  坐红堂:汉族婚姻风俗,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,男女青年结婚前夕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。

76、新娘穿红挂饰,由同班姐妹相伴,端坐堂屋细声委婉唱《哭嫁歌》,念父母恩,叙姐妹情。

77、姐妹们叮嘱新娘过门后孝敬老人、和睦兄弟姐妹,赞新郎俊秀勤劳。

78、当新娘诉说不如意的心事时,姐妹们多方劝慰。

79、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别并赠礼品。

80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厅,接受长辈勤俭理家,为人处世之教。

81、教导结束老人退堂,小伙子们说笑打诨追新郎,欢乐深夜方散。

82、  讨钥匙:汉族婚姻风俗,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。

83、新娘之嫁钥匙,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“送亲郎”掌管。

84、拜堂前,新郎向送亲郎送封包讨钥匙,以便拜堂后打开箱子,展示其中谷米钱物,象征婚后五谷丰登、家庭富裕。

85、送亲郎嫌少不接,新郎多次添加。

86、送亲郎收下封包,新郎讨得钥匙后,欢欢喜喜与新娘拜堂。

87、  看屋:汉族婚俗之一,农村议婚中的一个重要程序。

88、又名看家门、查家。

89、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。

90、届时女方和两位称为“陪姑”的姑娘在10多位亲友的陪同下,到男女查访家况(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)。

91、男方设宴款待。

92、媒人介绍议婚双方相识。

93、女方亲友代提财礼要求,男方当时通常一概应承,并赠诸宾客“行脚钱”。

94、次日,双方通过媒人细议。

95、有些地方还允许进入议婚男子内室翻箱倒柜察真情实况,之后再通过媒人议婚。

96、  黑房抢亲:汉族婚姻风俗,流行于桂东贺县一带。

97、在下程山区,新娘哭嫁两天两夜后,过门之日清早与女伴们同藏黑房。

98、男女迎亲队伍到达后,新娘的兄长(或堂兄表哥)和亲威中的男青年破门而入。

99、女伴掷沙子挥竹枝抵抗。

100、抢者力图将女伴们拖出门外以排除干扰。

101、如两个抢者败阵,则增到4人乃至10多人,直到把新娘强背出门。

102、再由男方迎亲队中的两个(或4个)女子轮流背新娘到郎家。

103、抢亲角逐中,男给女抹锅烟墨,女撕男衣衫,使古抢婚遗风演变为男女青年的打闹嬉戏。

104、  拜堂彩语:汉族婚姻风俗,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。

105、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。

106、常由新郎的舅舅点燃供桌上的一对喜烛,并说彩话贺喜祈福。

107、如桂东贺县一带常用彩语:“龙独光光,高照华堂,夫妻并寿,福禄成双”、“手拿花红丈二长,恭喜外甥娶新娘,鸾凤和鸣添福寿,夫妻和睦百年长。

108、”祝词说完后,新郎新娘拜天地、祖宗,并对拜成亲。

109、  回门:旧时汉族婚姻风俗。

110、即成婚后三、六、七、九、十日或满月,女婿携礼品,随新娘返回娘家,拜蝎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。

111、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,至此完成。

112、此俗起于上古,泛称“归宁”,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。

113、后世各地名称不一,宋代称“拜门”,清代北方称“双回门”南方称“会亲”,河北某些地区称“唤姑爷”,杭州称“回郎”。

114、近代通鲍在婚后第三天,又称“三朝回门”。

115、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,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,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,一般,女家皆设宴款待,新女婿入席上座,由女族尊长陪饮。

116、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,或留住数日,若留住时,则不同宿一室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猜你喜欢:

最新文章: